中元节几月几日哪*

中元节亦称“鬼节”。中国古代以一、七、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、中元、下元:上元是天官赐福日,中元为地官赦罪日,下元为水官解厄日。因此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。

每一年中元节的阳历日期都不是固定的,但农历日期都一样,均为七月十五。

农历2019年中元节的日期:2019年8月15日,星期四。宜:嫁娶、冠笄、祭祀、沐浴、普渡、出行、纳财、扫舍、纳畜、赴任;忌:开市、动土、破土、安床、开仓、上梁。

通常情况下,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,部分在七月十四日。原是小秋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因此每到中元节,家家祭祀祖先,供奉时行礼如仪。七月十五上坟扫墓,祭拜祖先。

中元节几月几日哪*

中元节的来历和由来

中元节由上古时代“七月半”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。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,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
“七月半”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,而被称为“中元节”,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。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,祈求地官赦罪之日,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,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,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“中元节”;佛教中称为“盂兰盆节”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,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,并且逐渐将“中元”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。中元节与上元节、下元节合称“三元”。

中元节,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,择日以酒肉、糖饼、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,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。

民间相信,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,所以需要祭祖。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、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,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。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,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,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。

中元节的来历和由来

中元节的习俗和禁忌

中元节的习俗

1、烧纸

节日中,汉族*为突出的习俗是烧纸。据迷信传说,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,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。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,到十字路口焚烧,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,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。

2、放小船

按照满族的习俗,七月十五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祖先以及庆祝一年的收获。届时,身处异乡的同胞将缅怀亲人、思念家乡的心愿付诸顺流而下的小船,以示寄托。

3、跳天灯

旧时跳天灯活动多是一些迎神赛会、驱逐疫鬼之类的迷信活动,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。跳天灯一般在村头较平坦的场地上进行,72个小碗装上豆油,分别排成9行,按前后左右相距0.8-1米的距离置灯并点燃,跳灯的人头戴面具,手持木鱼、小鼓、锣钹等乐器,亦有手持挂纸花条木棍者。开头由一人带头敲打木鱼,按节奏有规律地在每行灯中穿来跳去,到行角转弯处,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转弯动作,并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乐器及道具。夜间观跳天灯的场面,宛如长龙在星光中舞动。

4、放河灯

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晚上,人们做灯放入水中,传说可为屈死冤魂引路。

5、放焰口

佛教中形容饿鬼渴望食物,口吐火焰叫做焰口。因而和尚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。众僧诵念各种渴语和真言,然后施食,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,重复三次。民间把这种仪式叫“放焰口”。

6、祭祖

相传七月十五日为祖先回家的日子。所以各家各户,不论贫富,都要准备钱币、果脯、美酒以及时令之物祭祀祖先。

中元节的禁忌

1、传说这*的子夜时分,阴气特别重,大家要早点回家呆着。

2、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,这好比香插在香炉上,是祭拜的模式。

3、不可去危险的水域戏水。

4、不可捡路边的钱。

5、不可轻易的回头。

6、不要熬夜。

7、不要偷吃祭品。

8、避免带红绳、铃铛、风铃等物,尽量避免出门。

中元节的习俗和禁忌

中元节出生的人

在中元节出生的人,民间有两种相反的说法:一种说法是,中元节当天出生的人命硬,克父母亲人;而另一种说法是,中元节出生的婴孩是“天胎”,与地藏王菩萨有缘,命硬气场强大,一生顺遂。

从传统上认为命硬就是对身边的人不好,因此很多小孩因为命硬所以会找干亲的传统。人出生在哪*都是“缘定”,因此无论出生在哪*,都是可以的。即使被认为出生在很好日子和时辰的朋友,也可能一生命运不那么理想,甚至霉运多多。

总之,中元节出生的人命运的好坏一半在人,一半在天命。没有百分之百确定命运好不好的说法。但阴气过重被附的几率提升或者被借助的可能增大,好与不好有时候要看具体情况。任何事情都不是*的。毕竟出生时刻不同,出生后机遇等也不同。

中元节出生的人